短短3年,扭亏为盈,不得不说预制菜的成长速度超过了我们很多人的预期。
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研究,预制菜在未来几年的增长率不会低于20%。
(资料图片)
这样看来,10年内,预制菜将会成为又一个万亿级的消费市场。
但也有人认为,预制菜在2022年的爆火完全是因为疫情因素。
疫情一旦开放,预制菜就没有机会了。
那么,预制菜在2023年到底还有投资机会吗?2023年又会有哪些新的趋势呢?
你可能会担心,预制菜爆火的过程中,3年疫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。
但实际上,疫情结束并不妨碍预制菜继续发展。
我拿税务局最近公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来说,春节期间预制菜成交额不降反升,同比增长6倍以上。
今年春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疫情的干扰,再加上这是一个对外卖、预制菜等不太友好的节日。
就算有这些不利的因素存在,预制菜的销量还是没有受到影响。
以此可以判断,疫情是预制菜的催化剂,但已经不再是核心变量。
相反,3年疫情反而加快了市场培育和消费习惯的改变。
从消费地域上看,预制菜正在从大本营“一二线城市”,向“三四线城市”扩散。
除了消费地域的变迁外,预制菜赛道至少还有2个新趋势。
第一,消费市场的变迁。
从目前看,预制菜B端与C端的订单比大致维持在8:2。
但通过这次春节,我们也可以知道,2023年C端的订单占比大概率会上升。
B端市场的客户更理性、更注重效率,但C端市场的客户更感性,更注重体验。
因此,随着C端市场的加速开拓,品牌建设的工作也需要加快推进。
品牌化本身就是一个漫长且持续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、资源和人才。
目前,整个市场还没有出现一个预制菜的品牌能够占领用户心智。
因此,品牌化在今年一定是“兵家必争之地”。品牌本身也会成为企业护城河的一部分。
第二,消费产品的变迁。
原来的预制菜是工业标准化的产物,但工业标准是消费的下限,而不是体验的上限。
现在,越来越多的预制菜商家开始侧重打造自己的特色产品体系。
比如,叮咚买菜推出的高端预制菜系列,轻松突破了10万份。
未来,哪一个企业拥有更丰富的产品体系、更有特色的产品类别,将来就越有可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。
在C端市场逐渐起势之际,直播带货依然是预制菜C端创业者的基本盘。
毕竟,预制菜还属于行业成长期,培育市场的工作远没有结束。
“以流量换销量”、“以流量换认知“的模式还会是这几年的主流。
当然了,随着参与竞争的企业越来越多,企业的流量成本也会越来越高。直播创新、营销升级在今年也会是重头戏。
2023年是预制菜”真刀真枪“比拼的一年,而背后的逻辑无外乎对于市场、产品和流量的操盘能力。
关键词: 品牌知名度